日前天策吧,上市企业北京新雷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的西部重点投资项目——
成都恩吉芯科技有限公司入驻
位于成都高新西区的IC PARK(西区),
为构建“成都芯”产业版图注入新的活力。
截至目前,
园区已吸引21家上市企业入驻。
上市公司西部重点投资项目落户
加码 “成都芯” 力量
作为新雷能拓展西部市场的关键落子,恩吉芯致力于功率电子领域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从事电源管理芯片、桥式驱动器、功率集成电机驱动器、DC/DC变换器等高性能集成电路产品的研发、测试与经营业务。同时,基于公司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和高功率密度 SiP集成技术,研制开发高性能功率微模组产品。
北京新雷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耕高可靠电源及电源系统领域28年,已实现电源产品100%国产化,是通信、特种、铁路等领域整机设备企业重要的电源供应商,并研发出高可靠电子装备领域的电源管理芯片、电机驱动芯片和集成电路与微模组等多系列模拟IC类产品。
此次恩吉芯入驻,将进一步协同周边产业资源,赋能功率集成电路与微模组技术在西部的产业化落地,为成都集成电路产业补链强链注入新活力。
锚定集成电路赛道
打造协同 “芯生态”
当前,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信设备等下游市场的蓬勃发展,正带动数字芯片需求强劲增长,持续驱动IC设计企业加速技术突破。IC PARK(西区)精准锚定集成电路产业,以“产业链协同”为核心,构建从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到规模化发展的创新生态,被评为“成都市现代都市工业重点培育单位”“成都市十大人工智能产业地标”。
天策吧
自投运以来,园区聚焦IC设计、5G通讯、物联网、功率半导体、人工智能等特色领域,开展靶向招引、定向招商,着力补链强链,已引进长川科技、希荻微等电子信息代表企业超87家,构建起覆盖通信、微处理器、模拟、功率器件、传感器、光电器件、存储、IP等关键环节的完整IC产业链。
延展阅读:
IC PARK创新“一园两翼”
IC PARK创新“一园两翼”模式,IC PARK(西区)与今年初投运的IC PARK(南区)形成生态协同格局。
西区侧重技术成果转化,作为环电子科大生态圈核心载体,聚焦校企、校地合作,已引入电科星拓等22家电子科大关联企业;南区立足成都南部集成电路产业核心区优势和人才资源,构建“技术策源—产业协同—人才共生”的高能级产业生态圈。
两园区共享生态资源,通过西区技术孵化向南区输送产业化项目,南区市场需求反向驱动西区研发创新,形成“研发—转化—市场”的协同闭环。
落地高能级科技平台
激活创新 “芯动力”
科技创新是驱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IC PARK(西区)着力集聚高端要素,培育一流创新生态,已形成“四平台、一中心、一体系”的运营服务体系,入驻芯火微测集成电路检测服务平台、芯华创新中心、天府无线智能研究院、天府绛溪实验室等平台及研究院所,建设国际会议中心、绿色低碳能源体系等功能体系。
芯火微测集成电路检测服务平台拥有集成电路全生命周期检测服务能力,可提供集成电路设计验证、晶圆测试、成品测试、可靠性验证、失效分析及DPA分析等服务,让园区企业测试服务“足不出园”。
此外,IC PARK(西区)还成功引入芯华创新中心、天府无线智能研究院、天府绛溪实验室三大高能级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在感算芯片与系统、具身智能、无线数据通信等前沿领域,构建起强大的“技术-产业”转化引擎,为园区及区域电子信息产业创新发展加足马力。
芯华创新中心目前已集聚人工智能等领域标杆企业30余家,中心聚焦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重点产业方向,今年4月,联合天府绛溪实验室建设机器人训练技术创新中心;由芯华创新中心孵化的成都星宇纪元科技有限公司近日发布了全自研超拟人人形服务机器人——星动 Q5。
天府无线智能研究院已完成装修工作,天府绛溪实验室装修也快马加鞭,预计年内入驻。
园区配备的专业化国际会议中心,可容纳500余人同时使用,为企业提供人才和技术交流平台;建设光储充绿色低碳能源体系,通过光伏发电减少碳排放,为入驻企业提供全周期、强支撑的降本增效综合服务方案。
国际会议中心集成电路会议厅
全周期服务提质
激活成长 “芯效能”
园区综合服务水平是影响园区发展规模上限的关键,以企业需求为核心,IC PARK(西区)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产业服务体系,让企业发展 “无后顾之忧”。
企业成长支持上>>
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局会同IC PARK(西区)运营方成都高新电子科服公司深入践行“进解优促”,勤走访、听需求,聚焦政策、技术、金融、法律、知识产权等园区企业普遍关注的共性痛点,园区已举办相关专题活动80余场,服务超5000人次,为企业发展筑牢服务软支撑。
同时,园区集成政策咨询、技术服务、人才服务、金融服务等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服务功能,已为园区企业美创达科技、通量科技提供融资对接、应用场景服务等,破解企业发展难题。
基础保障上>>
IC PARK(西区)服务温度与运营效率持续提升。4月,园区创新开通至地铁站的接驳专线,有效解决了企业员工通勤“最后一公里”难题。
园区持续在智能化、绿色化建设上发力,已成功部署能耗动态监测平台、智能运营驾驶舱及智慧工单系统,不仅实现了园区运营及能耗数据的集中可视化管理,还大幅缩短了报事报修处置周期,园区企业满意度和服务效能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升。
2025年以来,成都高新区深入贯彻落实“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行动,加快推进专业化园区建设运营,引导企业在专业园区中集聚发展。
接下来天策吧,成都高新区还将持续推动IC PARK(西区)、IC PARK(南区)、无线创智产业园、光显柔谷等高品质产业载体的建设和招商集聚、园区服务等工作,厚植创新生态内核,通过优化产业生态、强化技术驱动、深化多元服务,吸引培育更多优质企业,为成都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芯”力量。
驰盈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